2015 EHRA实用指南:应用非维生素K拮抗剂治疗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更新)

发布日期:
2015-08-31
英文标题:
Updated European Heart Rhythm Association Practical Guide on the use of non-vitamin K antagonist anticoagulants in patients with 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
出处:
Europace. 2015 Oct;17(10):1467-507.
摘要:

2015年8月,欧洲心律协会(EHRA)对2013版房颤患者非维生素拮抗剂类口服抗凝药(NOAC)实践指南进行了更新。

更新要点主要有:

1、瓣膜病房颤指在人工机械心脏瓣膜或中、重度二尖瓣狭窄(多为风湿相关性)的情况下发生的房颤,此类房颤不属于NOACs 的应用范围。

2、该指南列出了一张药物间相互作用明细,这些相互作用可能影响NOAC给药。重要的药物相互作用包括决奈达隆(与达比加群)、利福平、HIV蛋白酶抑制剂、抗真菌药(例如伊曲康唑与酮康唑)、环孢霉素与他克莫司(与达比加群)、卡马西平、苯巴比妥、苯妥英与贯叶连翘。

3、该指南还强调了从华法林治疗到NOAC的过渡策略。总体而言,由华法林转为NOAC时,应在INR≤2.0-2.5时启动NOAC治疗;而由NOAC转为华法林时,应在NOAC给药前及最后一次给药后24小时测定INR,以对华法林抗凝效果进行最好的评价。

4、在围术期抗凝管理中,不应使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桥接治疗,因为NOAC的半衰期很短。最后一次术前给药时机需考虑患者肾功能及手术出血风险。一般来说,术前24~96小时停用NOAC是合理的。

5、对于NOAC引起的出血,保守治疗对绝大多数患者而言是合理的。当发生大出血或致命性出血时,达比加群使用者可接受idarucizumab(静注5mg)治疗;Xa因子抑制剂使用者应用凝血酶原复合物(50 U/kg)治疗,新药andexanet-alpha 还有待获批和上市。

6、对于进行心脏电复律的患者,可接受3周的NOAC治疗,患者无需预转化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

7、对于使用NOAC治疗且拟行PCI的患者,指南推荐在择期PCI术前24小时前或ACS患者入院时即停用NOAC。在PCI术后,应重新启用同种NOAC药物,并联合单抗或双抗治疗(DAPT)。接受抗凝与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考虑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是合理。

8、在房颤患者择期PCI或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之后,指南建议植入裸金属支架或药物涂层支架的患者分别进行1或6个月的三联治疗(口服抗凝+DAPT)。在1或6个月之后,他们建议联合口服抗凝+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治疗,直到PCI 1年以后。多数患者可在PCI术后1年时继续单药口服抗凝治疗。

9、对于发生过短暂性脑缺血或缺血性卒中的患者,指南建议在事件发生后1~12天内启动或重新启动OAC治疗,这取决于事件的严重性。对于颅内出血患者,如果出血原因或风险因素可以得到治疗,则应在4~8周内重新启动抗凝治疗。否则,考虑使用左心房封堵装置。

10、在处方NOAC类药物之前,需使用Cockcroft-Gault方程评估患者肾功能。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禁行NOAC治疗(CrCl ≤15 ml/min或透析)。

展开

部分内容仅可在
临床指南app 查看下载

评论
提交评论
prof
2016.07.12
回复
更新要点1翻译严重错误,和英文原稿背道而驰,变成了瓣膜性房颤的定义,absence中文是“不存在”,而非“存在”。以下英文原稿,诸位可参照一下。 Non-valvular AF refers to AF that occurs in the absence of mechanical prosthetic heart valves and in the absence of moderate to severe mitral stenosis (usually of rheumatic origin)
younghsien
2016.07.04
回复
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NOACs作为华法林的补充应该讲是大的趋势。也希望在瓣膜病抗凝方面,NOACs能有大的作为。
/ 没有更多了 /
置顶